苹果12怎么拍月亮(12月的月亮为什么最亮)
资讯
2023-11-02
105
1. 苹果12怎么拍月亮,12月的月亮为什么最亮?
答:12月是冬天。我们地球远离太阳,空中挥发的水蒸气减少云层减少。夏天蒸发量水汽多,遮挡了我们的视觉。月球自身不会发光,看到的光是太阳反射的光。由于夹角的位置不同,又离太阳近,夏天看月亮不如冬天亮,是阳光的光韵罩住月球反射回来的光。所以不如12月冬天显着亮。

2. 月亮一年圆几次?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地球自己本身自传,同时地球也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传一周大约用23小时56分钟,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要一年,也就是365天,有平年有闰年。而月亮绕着地球也公转也自转,公转一周需要一个月,自转一周也一个月,地球人看月亮每月圆一次,一年十二个月,圆十二次!回答完了!
3. 怎么区分月球的正面和背面?
从古至今,月球的背面一直是我们看不见的地方。1959年10月7日,前苏联的太空船月球3号传回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见到了月亮背面的样子。随后的探测器不断更新月球背面图片,使得月球背面不再陌生。月球背面不像正面那样有许多的月海,而是有非常多的陨石坑,这可能是为了保卫地球。
月球的背面(月亮的古老黑暗面——这里的“黑暗”指的是不被地球所见,而不是未被照亮)是月球的另一个半球,它总是背离地球。月球背面的地形崎岖不平,有许多撞击坑和相对较少的月海平面。它拥有太阳系中最大的陨石坑之一 - 南极 - 艾托肯盆地。月亮的正面和背面会先后经历两周的阳光照射和两周的夜晚; 月球的背面被称为“月亮的黑暗面”,意思是从地球上看不见,而不是缺乏太阳光照射。
由于天平动,大约18%的月球背面可以从地球上看到。剩下的82%直到1959年才被观测到,当时苏联的月球3号太空探测器拍摄到了它。苏联科学院于1960年出版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地图集。1968年,阿波罗8号任务的宇航员是第一批在月球轨道上直接观察到该地区的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踏上月球背面。
天文学家建议在月球的背面安装一个大型射电望远镜,这样月球就可以屏蔽来自地球的无线电干扰。
为什么背面一直看不见?
来自地球的潮汐力减慢了月球自转的速度,使得月球的同一面总是面对着地球,这种现象叫做潮汐锁定。然而在地球上,月球另一面的大部分我们都不可以看见。由于天平动的缘故,我们看见的月球正面大约有59%。
因为背面看不见,所以有时候人们也会称背面为“月亮的黑暗面”。这里的黑暗面不是指太阳光永远照射不到,主要是由于潮汐锁定以及月球为实体,所以黑暗面看不见的意思。实际上,如果地球、月球、太阳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时,黑暗面就完全在太阳光的照射中。
背面与正面的差异
月球的两个半球有着截然不同的外观结构,月球正面覆盖着许多个宽广的月海(拉丁语为“海洋”,因为古代天文学家错误地认为这些平原是月球的海洋)。然而月球背面有一些古老而密集的坑洼(撞击坑),几乎没有月海的特征。背面只有1%的表面被月海所覆盖,而在正面有31.2%。这种差异最贴切的解释是热量的生成集中在月球正面的半球上,如已被证实的来自月球勘探者的γ射线光谱地质化学图。
还有人提出,两个面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与较小的伴星相撞而引起的,这个伴星也起源于忒伊亚碰撞事件。在这个模型中,撞击导致了一个增生堆而不是陨石坑,造成了半球范围的层和厚度可能与背面高地的大小一致。
月球背面有更明显的陨石坑。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月球熔岩流造成的,它们覆盖和遮蔽了陨石坑,而不是来自地球的屏蔽作用。根据NASA的计算,从月球上看,地球在41000平方度的天空中只遮蔽了大约4平方度。这使得地球作为月球的“盾牌”可以忽略不计......月球的每一面都可能受到相同数量的撞击,但是熔岩的重铺使得正面可见的陨石坑数量远远少于背面,尽管两面都受到了相同数量的撞击。
最新的研究表明,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撞击坑较少的原因可能是月球形成时来自地球的热量造成的。月球地壳主要由铝和钙凝结并与地幔中的硅酸盐结合形成的斜长石组成的。较冷的背面会较快地凝结这些元素,因此会形成较厚的外壳;流星体撞击正面有时会穿透这里较薄的地壳,并释放出玄武岩熔岩,从而形成月海,但在背面这样的事件很少发生。
人类探测器拜访背面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对月球的背面依旧知之甚少。月球的天平动允许我们看见了月球背面的小部分景象。然而,这也只是低角度的观察而已。背面剩余的82%的表面仍然是未知的,其特征一直有很多的猜测。
通过天平动我们可以看到背面特征的一个例子是东方海,它是一个横跨近1000公里(600英里)的显著的冲击盆地,然而直到1906年,这个特征才被德国天文学家尤利乌斯·海因里希·弗朗茨给予命名。盆地的真实性质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的。该盆地在1967年被月球轨道飞行器4号拍摄到。
在太空探索开始之前,天文学家并没有预料到背面居然会与地球可见的一面不同。1959年10月7日,苏联探测器月球3号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其中东方海是解析出的18个地形特征之一,覆盖了三分之一从地球上看不见的表面。通过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1960年11月6日,苏联科学院出版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地图集。它包括了500个景观特征的目录。一年之后,前苏联以月球3号探测数据为基础,制做了第一个月球仪(比例为1:13 600 000),其中也包括了地球上不可见的月球背面的特征。1965年7月20日,前苏联的另一个探测器“Zond 3”传回了 25张质量非常好的月球背面照片,分辨率比月球3号高得多。特别的是,还发现了数百公里长的陨石坑链,但是出乎意料的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的像地球那样的平原。1967年,“月球背面地图集”的第二部分在莫斯科出版,根据Zond 3的数据,目录新增加了包括4000个新发现的月球背面景观特征。同年,苏联发布了第一幅“月球完整地图”(1:500000比例尺)和更新的完整版本月球仪(1:100000比例尺),呈现了95%的月球表面。
因为侵袭月球正面的太阳风受到地球的遮蔽,所以估计月球背面的月海会有月球表面最高的氦-3浓度。相对而言,这种同位素在地球上是非常罕见的,但是在核聚变的反应堆中是很好的燃料。这种物质的存在给了主张在月球建立基地的支持者一个很好的理由。
人类第一张月亮背面的黑白照片,由月球3号于1959年10月7日拍摄。图片来自:OKB-1
(图左:传回地球的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左边的暗色区域分别为危海、史密斯海、界海,下方为南海,右上为莫斯科海。图右: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月球背面。来源:https://moon.nasa.gov/resources/26/)
月球背面的彩色照片.图片来自: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4. 月亮变红总是挂在半山腰?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啊
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转,而月球又围绕着地球转,二者的周期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二者并不一定非要一个在地球一面另一个在另一面,很有可能是两个都在一面(也就是太阳和月亮都在天上,这个很常见),所以凌晨12点月亮的在半山腰很正常
至于为什么是红色的,可以解释为大气的吸收作用,或许是因为那几天都是阴天,红色波长最长能量最少(再少就是红外线了),在大气中传递不容易被吸收,能够到达地面,而橙黄绿青蓝紫(再多就是紫外线了)的能量依次增加,在大气中容易被吸收,所以你看到了红色的月亮
而且你说的是在半山腰,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折射,就好象刚刚升起的太阳是红彤彤的一样,在地平线上的月亮也应该是红色。原理也是因为红色的波长最长,在大气中的折射率小,所以可以被弯折到更远的地方,其实早上我们看到红色的太阳的时候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具体知识太多,你可以去一些科普网站看看,相信会有收获
5. 美国成功登月多少次?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首位登月的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一小步,却是人类一大步!”。为了纪念这一重要事件,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
月球是距离人类最近的外太空星球,对月球的探索代表了人类拥抱宇宙的梦想。50年过去,中国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向公众普及航天科学知识、营造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7月17日,在人类月球日来临之际,浙江省科协主办的“科学+”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 I 期负责人吴季教授进行了主题为《人类离再次登月还有多远?》的主题演讲。
直播现场
活动中,吴季系统性地回顾了人类探索和进入太空的历史,介绍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概况以及所获成就,并对人类再次开展登月活动进行了展望。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在“浙江科普”微博号、“科学+”头条号、科学加app、一直播四个平台同时进行。共有超过8万人观看了本次直播。
为何48年无人登月?
美国在1961年到1972年间年,6次成功登月。为何这之后再也无人登月?吴季表示,这是因为阿波罗计划本身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竞赛的产物,除了政治上的胜利,其他的收获很少。随着苏联对美国的政治军事压力解除,阿波罗计划的其他动力(如促进科技发展等)无法维持如此高昂的成本,计划自然就停止了。
阿波罗计划
吴季介绍,阿波罗当时计划采用了“举国体制”。为了政治军事目的,不惜花费高昂经费。在登月工程高峰时期,美国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一共耗资255亿美元。
“而中国对于太空的研究项目则是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长期的部署来进行的。我们并没有强行追赶某一宏伟目标,而是本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开展探月活动,这和阿波罗计划有着本质的不同。”吴季说。
嫦娥四号登月
载人登月仅仅是人类梦想的开始
吴季说,中国人对于月球有着几千年的向往,留下的故事与传说不胜枚举。所以在他看来,阿波罗计划完成人类登月,仅仅是人类对于月球梦想的开始,而我们向往的是普通人也能够走出地球,进入太空。
直播现场
吴季介绍,目前随着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许多科技公司开始研发太空旅游项目。尽管现在技术还不成熟,但结合当前技术发展速度来看,载人太空旅游,包括月球旅游,已是新航天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
“毕竟现在探测月球都在以无人化的方式进行,没必要非送一个人上去。而未来最有可能实现人类登月的,是月球旅行项目。”吴季表示,“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距离再次重返月球的日子已经不太远了,特别是在未来10-15年。普通人前往月球旅游的梦想,可能会成为现实!”
文字 | 北京科技报社记者 陈振宇
摄影 | 张星海
编辑 | 许藐文
6. 苹果12mini有夜拍模式吗?
首先需要打开iPhone 12手机中的 < 相机 > 应用,开启相机拍照的模式;
2、iPhone 12的夜拍模式可以自动开启,当用户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左上角会显示黄色并带有数字的按钮,表示当前已经处于夜景模式;
3、但如果是在正常的环境下拍摄,又想要切换夜拍模式时,只需点击屏幕左上方的灰色月亮切换成黄色按钮,即可成功开启夜景模式;
7. 月亮的大小是多少?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
1. 苹果12怎么拍月亮,12月的月亮为什么最亮?
答:12月是冬天。我们地球远离太阳,空中挥发的水蒸气减少云层减少。夏天蒸发量水汽多,遮挡了我们的视觉。月球自身不会发光,看到的光是太阳反射的光。由于夹角的位置不同,又离太阳近,夏天看月亮不如冬天亮,是阳光的光韵罩住月球反射回来的光。所以不如12月冬天显着亮。
2. 月亮一年圆几次?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地球自己本身自传,同时地球也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传一周大约用23小时56分钟,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要一年,也就是365天,有平年有闰年。而月亮绕着地球也公转也自转,公转一周需要一个月,自转一周也一个月,地球人看月亮每月圆一次,一年十二个月,圆十二次!回答完了!
3. 怎么区分月球的正面和背面?
从古至今,月球的背面一直是我们看不见的地方。1959年10月7日,前苏联的太空船月球3号传回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见到了月亮背面的样子。随后的探测器不断更新月球背面图片,使得月球背面不再陌生。月球背面不像正面那样有许多的月海,而是有非常多的陨石坑,这可能是为了保卫地球。
月球的背面(月亮的古老黑暗面——这里的“黑暗”指的是不被地球所见,而不是未被照亮)是月球的另一个半球,它总是背离地球。月球背面的地形崎岖不平,有许多撞击坑和相对较少的月海平面。它拥有太阳系中最大的陨石坑之一 - 南极 - 艾托肯盆地。月亮的正面和背面会先后经历两周的阳光照射和两周的夜晚; 月球的背面被称为“月亮的黑暗面”,意思是从地球上看不见,而不是缺乏太阳光照射。
由于天平动,大约18%的月球背面可以从地球上看到。剩下的82%直到1959年才被观测到,当时苏联的月球3号太空探测器拍摄到了它。苏联科学院于1960年出版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地图集。1968年,阿波罗8号任务的宇航员是第一批在月球轨道上直接观察到该地区的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踏上月球背面。
天文学家建议在月球的背面安装一个大型射电望远镜,这样月球就可以屏蔽来自地球的无线电干扰。
为什么背面一直看不见?
来自地球的潮汐力减慢了月球自转的速度,使得月球的同一面总是面对着地球,这种现象叫做潮汐锁定。然而在地球上,月球另一面的大部分我们都不可以看见。由于天平动的缘故,我们看见的月球正面大约有59%。
因为背面看不见,所以有时候人们也会称背面为“月亮的黑暗面”。这里的黑暗面不是指太阳光永远照射不到,主要是由于潮汐锁定以及月球为实体,所以黑暗面看不见的意思。实际上,如果地球、月球、太阳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时,黑暗面就完全在太阳光的照射中。
背面与正面的差异
月球的两个半球有着截然不同的外观结构,月球正面覆盖着许多个宽广的月海(拉丁语为“海洋”,因为古代天文学家错误地认为这些平原是月球的海洋)。然而月球背面有一些古老而密集的坑洼(撞击坑),几乎没有月海的特征。背面只有1%的表面被月海所覆盖,而在正面有31.2%。这种差异最贴切的解释是热量的生成集中在月球正面的半球上,如已被证实的来自月球勘探者的γ射线光谱地质化学图。
还有人提出,两个面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与较小的伴星相撞而引起的,这个伴星也起源于忒伊亚碰撞事件。在这个模型中,撞击导致了一个增生堆而不是陨石坑,造成了半球范围的层和厚度可能与背面高地的大小一致。
月球背面有更明显的陨石坑。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月球熔岩流造成的,它们覆盖和遮蔽了陨石坑,而不是来自地球的屏蔽作用。根据NASA的计算,从月球上看,地球在41000平方度的天空中只遮蔽了大约4平方度。这使得地球作为月球的“盾牌”可以忽略不计......月球的每一面都可能受到相同数量的撞击,但是熔岩的重铺使得正面可见的陨石坑数量远远少于背面,尽管两面都受到了相同数量的撞击。
最新的研究表明,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撞击坑较少的原因可能是月球形成时来自地球的热量造成的。月球地壳主要由铝和钙凝结并与地幔中的硅酸盐结合形成的斜长石组成的。较冷的背面会较快地凝结这些元素,因此会形成较厚的外壳;流星体撞击正面有时会穿透这里较薄的地壳,并释放出玄武岩熔岩,从而形成月海,但在背面这样的事件很少发生。
人类探测器拜访背面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对月球的背面依旧知之甚少。月球的天平动允许我们看见了月球背面的小部分景象。然而,这也只是低角度的观察而已。背面剩余的82%的表面仍然是未知的,其特征一直有很多的猜测。
通过天平动我们可以看到背面特征的一个例子是东方海,它是一个横跨近1000公里(600英里)的显著的冲击盆地,然而直到1906年,这个特征才被德国天文学家尤利乌斯·海因里希·弗朗茨给予命名。盆地的真实性质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的。该盆地在1967年被月球轨道飞行器4号拍摄到。
在太空探索开始之前,天文学家并没有预料到背面居然会与地球可见的一面不同。1959年10月7日,苏联探测器月球3号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其中东方海是解析出的18个地形特征之一,覆盖了三分之一从地球上看不见的表面。通过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1960年11月6日,苏联科学院出版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地图集。它包括了500个景观特征的目录。一年之后,前苏联以月球3号探测数据为基础,制做了第一个月球仪(比例为1:13 600 000),其中也包括了地球上不可见的月球背面的特征。1965年7月20日,前苏联的另一个探测器“Zond 3”传回了 25张质量非常好的月球背面照片,分辨率比月球3号高得多。特别的是,还发现了数百公里长的陨石坑链,但是出乎意料的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的像地球那样的平原。1967年,“月球背面地图集”的第二部分在莫斯科出版,根据Zond 3的数据,目录新增加了包括4000个新发现的月球背面景观特征。同年,苏联发布了第一幅“月球完整地图”(1:500000比例尺)和更新的完整版本月球仪(1:100000比例尺),呈现了95%的月球表面。
因为侵袭月球正面的太阳风受到地球的遮蔽,所以估计月球背面的月海会有月球表面最高的氦-3浓度。相对而言,这种同位素在地球上是非常罕见的,但是在核聚变的反应堆中是很好的燃料。这种物质的存在给了主张在月球建立基地的支持者一个很好的理由。
人类第一张月亮背面的黑白照片,由月球3号于1959年10月7日拍摄。图片来自:OKB-1
(图左:传回地球的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左边的暗色区域分别为危海、史密斯海、界海,下方为南海,右上为莫斯科海。图右: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月球背面。来源:https://moon.nasa.gov/resources/26/)
月球背面的彩色照片.图片来自: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4. 月亮变红总是挂在半山腰?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啊
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转,而月球又围绕着地球转,二者的周期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二者并不一定非要一个在地球一面另一个在另一面,很有可能是两个都在一面(也就是太阳和月亮都在天上,这个很常见),所以凌晨12点月亮的在半山腰很正常
至于为什么是红色的,可以解释为大气的吸收作用,或许是因为那几天都是阴天,红色波长最长能量最少(再少就是红外线了),在大气中传递不容易被吸收,能够到达地面,而橙黄绿青蓝紫(再多就是紫外线了)的能量依次增加,在大气中容易被吸收,所以你看到了红色的月亮
而且你说的是在半山腰,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折射,就好象刚刚升起的太阳是红彤彤的一样,在地平线上的月亮也应该是红色。原理也是因为红色的波长最长,在大气中的折射率小,所以可以被弯折到更远的地方,其实早上我们看到红色的太阳的时候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具体知识太多,你可以去一些科普网站看看,相信会有收获
5. 美国成功登月多少次?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首位登月的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一小步,却是人类一大步!”。为了纪念这一重要事件,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
月球是距离人类最近的外太空星球,对月球的探索代表了人类拥抱宇宙的梦想。50年过去,中国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向公众普及航天科学知识、营造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7月17日,在人类月球日来临之际,浙江省科协主办的“科学+”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 I 期负责人吴季教授进行了主题为《人类离再次登月还有多远?》的主题演讲。
直播现场
活动中,吴季系统性地回顾了人类探索和进入太空的历史,介绍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概况以及所获成就,并对人类再次开展登月活动进行了展望。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在“浙江科普”微博号、“科学+”头条号、科学加app、一直播四个平台同时进行。共有超过8万人观看了本次直播。
为何48年无人登月?
美国在1961年到1972年间年,6次成功登月。为何这之后再也无人登月?吴季表示,这是因为阿波罗计划本身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竞赛的产物,除了政治上的胜利,其他的收获很少。随着苏联对美国的政治军事压力解除,阿波罗计划的其他动力(如促进科技发展等)无法维持如此高昂的成本,计划自然就停止了。
阿波罗计划
吴季介绍,阿波罗当时计划采用了“举国体制”。为了政治军事目的,不惜花费高昂经费。在登月工程高峰时期,美国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一共耗资255亿美元。
“而中国对于太空的研究项目则是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长期的部署来进行的。我们并没有强行追赶某一宏伟目标,而是本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开展探月活动,这和阿波罗计划有着本质的不同。”吴季说。
嫦娥四号登月
载人登月仅仅是人类梦想的开始
吴季说,中国人对于月球有着几千年的向往,留下的故事与传说不胜枚举。所以在他看来,阿波罗计划完成人类登月,仅仅是人类对于月球梦想的开始,而我们向往的是普通人也能够走出地球,进入太空。
直播现场
吴季介绍,目前随着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许多科技公司开始研发太空旅游项目。尽管现在技术还不成熟,但结合当前技术发展速度来看,载人太空旅游,包括月球旅游,已是新航天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
“毕竟现在探测月球都在以无人化的方式进行,没必要非送一个人上去。而未来最有可能实现人类登月的,是月球旅行项目。”吴季表示,“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距离再次重返月球的日子已经不太远了,特别是在未来10-15年。普通人前往月球旅游的梦想,可能会成为现实!”
文字 | 北京科技报社记者 陈振宇
摄影 | 张星海
编辑 | 许藐文
6. 苹果12mini有夜拍模式吗?
首先需要打开iPhone 12手机中的 < 相机 > 应用,开启相机拍照的模式;
2、iPhone 12的夜拍模式可以自动开启,当用户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左上角会显示黄色并带有数字的按钮,表示当前已经处于夜景模式;
3、但如果是在正常的环境下拍摄,又想要切换夜拍模式时,只需点击屏幕左上方的灰色月亮切换成黄色按钮,即可成功开启夜景模式;
7. 月亮的大小是多少?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