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三七(菊三七亩产多少斤)
资讯
2023-10-31
28
1. 土三七,菊三七亩产多少斤?
8000斤。
菊三七作为多年生草本药食两用植物,作为高经济作物,亩产可达8000斤。已在南康汇昌、瑞金、 信丰等地大批量订单种植,目前种植规模达5000亩。

2. 为什么有的菊三七不会开花呢?
1. 因为菊三七可能存在着一些栽培技术不当或生长环境不适宜的问题,导致其无法开花。2. 菊三七是一种喜阴植物,在太阳光下会受到伤害,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位置,并进行适当的遮荫。此外,菊三七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缺水和缺肥也可能影响其生长和开花。 3. 延伸内容:在菊三七的栽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及时修剪、控制病虫害等问题,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和开花。同时,不同品种的菊三七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生长特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白凤菜别名叫什么名?
别名片仔癀草。是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圆柱形,小枝斜升,叶片椭圆形,匙形,稀提琴状浅裂,肉质,顶端钝,侧脉弧状弯,羽状浅裂或披针形而具小齿,头状花序,通常排成疏伞房状,花序梗细,总苞筒状,总苞片披针形,小花伸出总苞,花冠黄色,裂片卵状披针形。
4. 菊三七什么时候种最好?
南方多采用冬播,点播,行距6厘米,株距5~6厘米,播后覆细肥土,以盖没种子即可。上盖杂草,避免畦土板结。南方冬播约3个月山苗,4个月出齐。北方若行春播,种子须放湿砂贮藏,用萌发的种子播种,播后1个月出苗。 播后一年或二三年移栽定植,南方多在12月份定植,北方多在11月或3月中旬~4月初(土壤化冻后),芽未萌动时定植。
5. 种了之后可以反复收割而不用每年都播种?
韭菜是人们常吃的作物,味道香浓,适合用在包子饺子馅里使用,尤其是在做汤面条的时候加上它,味道简直美极了。加上它容易种植,且种了之后可以反复收割而不用每年都播种的特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我们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片韭菜来食用的。
其实,像韭菜一样不用每年都播种的作物还有很多。下面就分享几种以供朋友们选择。
苜蓿菜苜蓿,属于苜蓿属多年生开花植物,俗称金花菜。在西汉从西域引进过来的,类似三叶草,耐干旱,本是一种牛羊爱吃的牲畜饲料,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清脾胃,利肠,下膀胱结石,含有丰富的维他命K,且超乎一切蔬菜含量。另外,维他命C、B也很丰富,并且又是很容易养殖的蔬菜作物。春季新发的嫩茎叶可以用来拌面制作蒸菜,味道非常鲜美。还可以掐些嫩茎叶下面条吃,这种菜没有草腥味,是非常不错的一种只需播种一次,就可以永久享用的作物。
菊芋菊芋,又叫洋姜、鬼子姜,属于菊科向日葵属植物,是一种多年蓿根性草本植物。因为它开出的黄色小花很像菊花,所以,得名“菊芋”。这种作物,只要播种一次,就可以年年收获它的果实了。洋姜,既耐旱又耐寒,适合我国所有的地方种植。菊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的作物”。洋姜最经典的吃法就是腌咸菜,洋姜性凉,可以清热凉血,肠热下血,小便不利,水肿等一些热性病。
石香菜石香菜,属于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学名“留兰香”,又叫绿薄荷、鱼香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作物喜欢阳光充足且湿润的环境,耐高温,也非常好管理,只要水份充足,就可以不停地采摘,而且非常地鲜嫩。只需播种一次,就可以年年享用它的美味。因为它含有芳香油,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胃肠胀气等一些问题。平常食用的时候,特别适合夏季拌凉面吃,通常作为一种调味香料来食用,气味芳香,味道鲜美。
枸杞子叶枸杞子叶为茄科植物,属于枸杞属灌木,播种一次,可以年年享用,因为它的根茎可以安全过冬,来年春天可以长出新鲜的嫩叶。枸杞叶中含有甜菜碱、胆碱、阿托品等一些生物碱,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胡萝卜素含量也高,枸杞叶比枸杞子营养价值还要丰富。通常凉拌或者炒着吃,也可以用它泡水喝,还可以用枸杞叶炒鸡蛋吃,吃起来特别清爽,尤其适合夏季食用。有健脾养肝,清肝明目的功效。
茭白茭白,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蔬菜作物,学名:菰,生长在湖沼水内,适应性也很强,温暖寒冷均能生长。又叫“蒋草”、“茭草”。生活在水域的朋友可以种植一些。这种作物营养丰富,不仅含糖类,还含有蛋白质、脂肪、赖氨酸。茭白,性微寒,有祛热、利尿、除湿、生津止渴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炒着吃。鲜嫩可口。
以上我分享的这几种蔬菜作物,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也种上一些吧,它们都属于懒人蔬菜,好播种好管理,就像韭菜一样,可以反复收割而不用每年都播种。播种一次,年年受益。
感谢您的阅读!真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6. 土三七怎样晒干?
菊三七(学名:Gynura japonica)多年生,草本,有时肉质,稀亚灌木。叶互生,具齿或羽状分裂,稀全缘,头状花序盘状,具同形的小花,总苞片1层,9—13个,披针形,等长,覆瓦状,具干膜质的边缘。花序托平,有窝孔或短流苏状。小花全部两性,结实。花冠黄色或橙黄色,稀淡紫色,管状,檐部5裂,管部细长。花药基部全缘或近具小 耳;花柱分枝细,顶端有钻形的附器,被乳头状微毛。瘦果圆柱形,具10条肋,两端 截平,无毛或有短毛。冠毛丰富,细,白色绢毛状。分布于尼泊尔、泰国、日本和中国。有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等功效。
中文学名
菊三七
拉丁学名
Gynura japonica
别称
三七草,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牛头三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更多
形态特征
菊三七
菊三七高大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块状,直径3-4厘米,有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中空,基部木质,直径达15毫米,有明显的沟棱,幼时被卷柔毛,后变无毛,多分枝,小枝斜升。基部叶在花期常枯萎。基部和下部叶较小,椭圆形,不分裂至大头羽状,顶裂片大,中部叶大,具长或短柄,叶柄基部有圆形,具齿或羽状裂的叶耳,多少抱茎;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羽状深裂,顶裂片大,倒卵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侧生裂片(2) 3-6对,椭圆形,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长1.5-5厘米,宽0.5-2(2.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粗齿或锐锯齿、缺刻,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绿色或变紫色,两面被贴生短毛或近无毛。上部叶较小,羽状分裂,渐变成苞叶。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5-1.8厘米,花茎枝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每一花序枝有3-8个头状花序;花序梗细,长1-3(-6)厘米,被短柔毛,有1-3线形的苞片;总苞狭钟状或钟状,长10-15毫米,宽8-15毫米,基部有9-11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3个,线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无毛或被疏毛。小花50-100个,花冠黄色或橙黄色,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上部扩大,裂片卵形,顶端尖;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有钻形附器,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棕褐色,长4-5毫米,具10肋,肋间被微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果期8-10月。[1]
提示:本词条最后参考资料中提到的所谓“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但是真正的菊三七“叶互生”(本词条原文),上述文字描述的植物实为无毒的景天三七,也具有土三七之别称,但是实际上是没有毒性的,景天三七水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肌内注射269.5g/kg,对于人,体重按照50公斤计算即13kg方能致死,实为无毒或微毒级别。
植物形态
以下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菊三七根茎
菊三七枝叶
菊三七花果
生长环境
菊三七属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气
开花的菊三七
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5℃,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18-25℃。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但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上为好。凡过黏、过砂以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种植。忌连作,土壤酸碱度4.5-8。
菊三七对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强光。一般透光度以30%为宜。光照过弱,植株徒长,叶片柔软,主根增长缓慢,容易得病;光照过强,植株矮小,叶片容易灼伤。[2]
分布情况
常生于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海拔1200—3000米。分布于尼泊尔、泰国和日本。中国产四川(西部、西南部、中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贵州(瓮安、兴义、毕节、安顺、大方、贵阳等)、湖北(利川、当阳、神农架)、湖南(新宁)、陕西(洋县、佛坪)、安徽(石门、九华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德兴)、福建(建阳)、台湾、广西(南丹)。[3]
主要价值
医药一
菊三七
【拉祜药】斯打我特:鲜全株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软组织扭伤,无名肿毒,便秘《滇省志》。
【白药】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牛头三七:块根或全草治吐血,衄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咬伤《大理资志》。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医药二
根(菊三七):甘、苦,温。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
茎叶(三七草):甘,平。活血,止血,解毒。用于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医药三
采制:
秋季挖块根,栽培的于第2年采挖,鲜用或晒干。
性状:
根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痕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 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味甘淡后微苦。
化学成分:
含菊三七碱甲〔seneciphyllinine)、菊三七碱乙(seneciphylline)。
性味:
性
温,味甘、苦。
药用价值:
菊三七欣赏
菊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南京民间药草》),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贵州民间方药集》),水三七(《河北药材》),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湖南药物志》),菊叶三七(《上海常用中草药》),狗头三七(苏医《中草药手册》)。
【药材】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气无,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齐、质坚、无杂质、断面明亮者为佳。
【功用主治】
破血散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
①《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
②《纲目》:"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
③《简易草药》:"能破血,祛瘀,散血,消肿。通治五劳七伤,跌打损伤。"
④《草木便方》:"活血,续筋接骨。治内伤积血,痞块,心腹疼痛。"
⑤《天宝本草》:"治包块症瘕,妇女血滞,腰脚痛,男子遗精,痢症。"
⑥《国药的药理学》:"治血痢,月经过多,分娩后的后期出血等。又遇虎咬、毒蛇咬,蜂刺伤时,取汁涂敷伤处。"
⑦《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浮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跌打,风痛:土三七鲜根二至三钱。黄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吐血:土三七根,捣碎调童便服。(《闽东本草》)
③治痨伤后腰痛:土三七煎蛋吃。(《四川中药志》)
④治产后血气痛:土三七捣细,泡开水加酒兑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蛇咬伤:三七草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治疗大骨节病:取菊三七块根浸泡于30%酒精中,制成10%酊剂;或煎成药液配成12.5%及6.25%(供学龄儿童用)糖浆。每次20~30毫升,每日两次,饭后30分钟服。成人患者70例,经1个月观察,有效率达88.6%,其中显效21例(占30%),好转41例(占58.6%);儿童患者31例,显效9例,好转22例。有效病例平均服药8天左右(最短1天,最长18天)关节疼痛即可减轻。有的病人服药过程中出现疼痛加重现象,这往往是药效的信号,如坚持继续服药,疼痛可自然消失。[4]
[5]
毒副作用
土三七(菊三七)
菊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受到肝损伤的重症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换肝手术来维持生命
7. 红凤菜和白凤菜区别?
红凤菜和白凤菜区别如下:
1.红凤菜,中国传统的山野菜,别名红菜、补血菜(台湾)、木耳菜、血皮菜等。为菊科、菊三七属植物。红凤菜,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
2.白凤菜是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圆柱形,小枝斜升,叶片椭圆形,匙形,稀提琴状浅裂,肉质,顶端钝,侧脉弧状弯,羽状浅裂或披针形而具小齿,头状花序,通常排成疏伞房状,花序梗细,总苞筒状,总苞片披针形,小花伸出总苞,花冠黄色,裂片卵状披针形;花药基部钝;瘦果圆柱形,5-7月开花结果。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
1. 土三七,菊三七亩产多少斤?
8000斤。
菊三七作为多年生草本药食两用植物,作为高经济作物,亩产可达8000斤。已在南康汇昌、瑞金、 信丰等地大批量订单种植,目前种植规模达5000亩。
2. 为什么有的菊三七不会开花呢?
1. 因为菊三七可能存在着一些栽培技术不当或生长环境不适宜的问题,导致其无法开花。2. 菊三七是一种喜阴植物,在太阳光下会受到伤害,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位置,并进行适当的遮荫。此外,菊三七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缺水和缺肥也可能影响其生长和开花。 3. 延伸内容:在菊三七的栽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及时修剪、控制病虫害等问题,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和开花。同时,不同品种的菊三七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生长特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白凤菜别名叫什么名?
别名片仔癀草。是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圆柱形,小枝斜升,叶片椭圆形,匙形,稀提琴状浅裂,肉质,顶端钝,侧脉弧状弯,羽状浅裂或披针形而具小齿,头状花序,通常排成疏伞房状,花序梗细,总苞筒状,总苞片披针形,小花伸出总苞,花冠黄色,裂片卵状披针形。
4. 菊三七什么时候种最好?
南方多采用冬播,点播,行距6厘米,株距5~6厘米,播后覆细肥土,以盖没种子即可。上盖杂草,避免畦土板结。南方冬播约3个月山苗,4个月出齐。北方若行春播,种子须放湿砂贮藏,用萌发的种子播种,播后1个月出苗。 播后一年或二三年移栽定植,南方多在12月份定植,北方多在11月或3月中旬~4月初(土壤化冻后),芽未萌动时定植。
5. 种了之后可以反复收割而不用每年都播种?
韭菜是人们常吃的作物,味道香浓,适合用在包子饺子馅里使用,尤其是在做汤面条的时候加上它,味道简直美极了。加上它容易种植,且种了之后可以反复收割而不用每年都播种的特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我们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片韭菜来食用的。
其实,像韭菜一样不用每年都播种的作物还有很多。下面就分享几种以供朋友们选择。
苜蓿菜苜蓿,属于苜蓿属多年生开花植物,俗称金花菜。在西汉从西域引进过来的,类似三叶草,耐干旱,本是一种牛羊爱吃的牲畜饲料,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清脾胃,利肠,下膀胱结石,含有丰富的维他命K,且超乎一切蔬菜含量。另外,维他命C、B也很丰富,并且又是很容易养殖的蔬菜作物。春季新发的嫩茎叶可以用来拌面制作蒸菜,味道非常鲜美。还可以掐些嫩茎叶下面条吃,这种菜没有草腥味,是非常不错的一种只需播种一次,就可以永久享用的作物。
菊芋菊芋,又叫洋姜、鬼子姜,属于菊科向日葵属植物,是一种多年蓿根性草本植物。因为它开出的黄色小花很像菊花,所以,得名“菊芋”。这种作物,只要播种一次,就可以年年收获它的果实了。洋姜,既耐旱又耐寒,适合我国所有的地方种植。菊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的作物”。洋姜最经典的吃法就是腌咸菜,洋姜性凉,可以清热凉血,肠热下血,小便不利,水肿等一些热性病。
石香菜石香菜,属于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学名“留兰香”,又叫绿薄荷、鱼香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作物喜欢阳光充足且湿润的环境,耐高温,也非常好管理,只要水份充足,就可以不停地采摘,而且非常地鲜嫩。只需播种一次,就可以年年享用它的美味。因为它含有芳香油,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胃肠胀气等一些问题。平常食用的时候,特别适合夏季拌凉面吃,通常作为一种调味香料来食用,气味芳香,味道鲜美。
枸杞子叶枸杞子叶为茄科植物,属于枸杞属灌木,播种一次,可以年年享用,因为它的根茎可以安全过冬,来年春天可以长出新鲜的嫩叶。枸杞叶中含有甜菜碱、胆碱、阿托品等一些生物碱,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胡萝卜素含量也高,枸杞叶比枸杞子营养价值还要丰富。通常凉拌或者炒着吃,也可以用它泡水喝,还可以用枸杞叶炒鸡蛋吃,吃起来特别清爽,尤其适合夏季食用。有健脾养肝,清肝明目的功效。
茭白茭白,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蔬菜作物,学名:菰,生长在湖沼水内,适应性也很强,温暖寒冷均能生长。又叫“蒋草”、“茭草”。生活在水域的朋友可以种植一些。这种作物营养丰富,不仅含糖类,还含有蛋白质、脂肪、赖氨酸。茭白,性微寒,有祛热、利尿、除湿、生津止渴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炒着吃。鲜嫩可口。
以上我分享的这几种蔬菜作物,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也种上一些吧,它们都属于懒人蔬菜,好播种好管理,就像韭菜一样,可以反复收割而不用每年都播种。播种一次,年年受益。
感谢您的阅读!真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6. 土三七怎样晒干?
菊三七(学名:Gynura japonica)多年生,草本,有时肉质,稀亚灌木。叶互生,具齿或羽状分裂,稀全缘,头状花序盘状,具同形的小花,总苞片1层,9—13个,披针形,等长,覆瓦状,具干膜质的边缘。花序托平,有窝孔或短流苏状。小花全部两性,结实。花冠黄色或橙黄色,稀淡紫色,管状,檐部5裂,管部细长。花药基部全缘或近具小 耳;花柱分枝细,顶端有钻形的附器,被乳头状微毛。瘦果圆柱形,具10条肋,两端 截平,无毛或有短毛。冠毛丰富,细,白色绢毛状。分布于尼泊尔、泰国、日本和中国。有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等功效。
中文学名
菊三七
拉丁学名
Gynura japonica
别称
三七草,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牛头三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更多
形态特征
菊三七
菊三七高大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块状,直径3-4厘米,有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中空,基部木质,直径达15毫米,有明显的沟棱,幼时被卷柔毛,后变无毛,多分枝,小枝斜升。基部叶在花期常枯萎。基部和下部叶较小,椭圆形,不分裂至大头羽状,顶裂片大,中部叶大,具长或短柄,叶柄基部有圆形,具齿或羽状裂的叶耳,多少抱茎;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羽状深裂,顶裂片大,倒卵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侧生裂片(2) 3-6对,椭圆形,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长1.5-5厘米,宽0.5-2(2.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粗齿或锐锯齿、缺刻,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绿色或变紫色,两面被贴生短毛或近无毛。上部叶较小,羽状分裂,渐变成苞叶。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5-1.8厘米,花茎枝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每一花序枝有3-8个头状花序;花序梗细,长1-3(-6)厘米,被短柔毛,有1-3线形的苞片;总苞狭钟状或钟状,长10-15毫米,宽8-15毫米,基部有9-11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3个,线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无毛或被疏毛。小花50-100个,花冠黄色或橙黄色,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上部扩大,裂片卵形,顶端尖;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有钻形附器,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棕褐色,长4-5毫米,具10肋,肋间被微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果期8-10月。[1]
提示:本词条最后参考资料中提到的所谓“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但是真正的菊三七“叶互生”(本词条原文),上述文字描述的植物实为无毒的景天三七,也具有土三七之别称,但是实际上是没有毒性的,景天三七水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肌内注射269.5g/kg,对于人,体重按照50公斤计算即13kg方能致死,实为无毒或微毒级别。
植物形态
以下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菊三七根茎
菊三七枝叶
菊三七花果
生长环境
菊三七属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气
开花的菊三七
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5℃,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18-25℃。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但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上为好。凡过黏、过砂以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种植。忌连作,土壤酸碱度4.5-8。
菊三七对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强光。一般透光度以30%为宜。光照过弱,植株徒长,叶片柔软,主根增长缓慢,容易得病;光照过强,植株矮小,叶片容易灼伤。[2]
分布情况
常生于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海拔1200—3000米。分布于尼泊尔、泰国和日本。中国产四川(西部、西南部、中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贵州(瓮安、兴义、毕节、安顺、大方、贵阳等)、湖北(利川、当阳、神农架)、湖南(新宁)、陕西(洋县、佛坪)、安徽(石门、九华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德兴)、福建(建阳)、台湾、广西(南丹)。[3]
主要价值
医药一
菊三七
【拉祜药】斯打我特:鲜全株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软组织扭伤,无名肿毒,便秘《滇省志》。
【白药】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牛头三七:块根或全草治吐血,衄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咬伤《大理资志》。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医药二
根(菊三七):甘、苦,温。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
茎叶(三七草):甘,平。活血,止血,解毒。用于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医药三
采制:
秋季挖块根,栽培的于第2年采挖,鲜用或晒干。
性状:
根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痕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 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味甘淡后微苦。
化学成分:
含菊三七碱甲〔seneciphyllinine)、菊三七碱乙(seneciphylline)。
性味:
性
温,味甘、苦。
药用价值:
菊三七欣赏
菊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南京民间药草》),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贵州民间方药集》),水三七(《河北药材》),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湖南药物志》),菊叶三七(《上海常用中草药》),狗头三七(苏医《中草药手册》)。
【药材】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气无,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齐、质坚、无杂质、断面明亮者为佳。
【功用主治】
破血散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
①《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
②《纲目》:"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
③《简易草药》:"能破血,祛瘀,散血,消肿。通治五劳七伤,跌打损伤。"
④《草木便方》:"活血,续筋接骨。治内伤积血,痞块,心腹疼痛。"
⑤《天宝本草》:"治包块症瘕,妇女血滞,腰脚痛,男子遗精,痢症。"
⑥《国药的药理学》:"治血痢,月经过多,分娩后的后期出血等。又遇虎咬、毒蛇咬,蜂刺伤时,取汁涂敷伤处。"
⑦《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浮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跌打,风痛:土三七鲜根二至三钱。黄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吐血:土三七根,捣碎调童便服。(《闽东本草》)
③治痨伤后腰痛:土三七煎蛋吃。(《四川中药志》)
④治产后血气痛:土三七捣细,泡开水加酒兑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蛇咬伤:三七草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治疗大骨节病:取菊三七块根浸泡于30%酒精中,制成10%酊剂;或煎成药液配成12.5%及6.25%(供学龄儿童用)糖浆。每次20~30毫升,每日两次,饭后30分钟服。成人患者70例,经1个月观察,有效率达88.6%,其中显效21例(占30%),好转41例(占58.6%);儿童患者31例,显效9例,好转22例。有效病例平均服药8天左右(最短1天,最长18天)关节疼痛即可减轻。有的病人服药过程中出现疼痛加重现象,这往往是药效的信号,如坚持继续服药,疼痛可自然消失。[4]
[5]
毒副作用
土三七(菊三七)
菊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受到肝损伤的重症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换肝手术来维持生命
7. 红凤菜和白凤菜区别?
红凤菜和白凤菜区别如下:
1.红凤菜,中国传统的山野菜,别名红菜、补血菜(台湾)、木耳菜、血皮菜等。为菊科、菊三七属植物。红凤菜,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
2.白凤菜是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圆柱形,小枝斜升,叶片椭圆形,匙形,稀提琴状浅裂,肉质,顶端钝,侧脉弧状弯,羽状浅裂或披针形而具小齿,头状花序,通常排成疏伞房状,花序梗细,总苞筒状,总苞片披针形,小花伸出总苞,花冠黄色,裂片卵状披针形;花药基部钝;瘦果圆柱形,5-7月开花结果。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